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09:35

李凉在一旁没有任何表情,静静地听他们说。

李凉认为外加剂多了,给质检打电话,“外加剂掺量高了,最少降两个。”

质检很为难,“于工说提高砂含水率,不让动外加剂。还是你给于工说吧!”

李凉和于工的看法不一样,质检也认为外加剂掺量高了。

于工正在打试配,说砂含水16%.

上班时,试验员测出砂含水11%.

中控打灰用12%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调整配合比出现两种方法。

李凉在电话里对质检说,“要是按照于工的要求,你就把含水率提上去。”

正在这时,堵泵了。

打完灰之后,司机冲罐口的水流进泵斗,造成堵泵。

工头大声对楼号长喊,“不让卸灰,非要卸灰,堵泵了,耽误的时间都是钱。谁赔?”

楼号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反应过来辩解说,“我让你们放放看看,没说让你们都放了。”

工头说,“这灰要是不行,我有权力叫换搅拌站。”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09:53

李凉一言不发,站在一捆钢筋上,听着工头和楼号长的埋怨,看到泵工敲开泵斗底下的盖子,把泵管竖起来,打着反泵让泵管的灰流出来。

然后推住底盖,用消防水管放水涮泵管。

打通泵管,把泵斗加满水,倒进水里两袋润泵剂。

公司总经理来了,业务经理也来了,于工也来了。

工地项目经理也来了。

后面来了一车楼梯灰,是于工在公司亲自调整的。

不管工头还是楼号长,连带项目经理都在指责搅拌站的不是。

罐车开始卸灰,这是一车楼梯灰。

总经理说不起话,于工指着楼梯灰慢条斯理地说,“这灰就挺好啊!哪里有问题呢?听我慢慢说,咱们一定要保证质量,这是C40的灰,哪有那么好打的。”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10:08

项目经理也是刚到现场,看到楼梯灰也没问题,就带着笑容说,“于工,您一来就没有问题。昨天第一车灰状态就挺好,工人都说好,于工是有这能力的。最重要的是要稳定。这是住人的楼房,一定要保证质量。”

于工转头对李凉说,“明天,你来这里回弹一下以前浇筑的墙体强度。”

又对项目经理说,“现在都是终身质量责任制,出了问题都跑不了。我们也去摸过底,实体强度都合格。”

项目经理也带出一些信息,“正负零以下检测过了,强度合格。”转头问楼号长,“是昨天检测的吧?”

楼号长接过话来,“是昨天检测的,强度合格。”

总经理见事情平息,就对李凉说,“你看一下后面那车灰,调过来的灰。我有事去其他工地。”

总经理和项目经理和于工道别,就和业务经理离开了。

在工地门口,李凉买了一碗刀削面当午饭,花了八元。

于工花了十五元买了一碗羊汤。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10:25

打灰的工人也在这个路边小饭店吃饭,有吃刀削面,有吃包子的,有吃烙饼,有喝豆腐脑的。

他们吃完饭就回去继续打灰。

于工坐着罐车回公司了。

李凉留在工地看看后续的灰怎样。

墙体灰打完了,换成C35顶板灰。李凉看了看状态,工人也没说什么,再有几车就打完了。

李凉坐一辆罐车回公司了。



李凉在复盘这件事的时候,追问目的是什么?

李凉和总工对于混凝土的调整出现分歧,

应该怎么办?

李凉想起一句话,总理说,“你们可以反对,但是要谨慎。因为最后总是证明主席是对的。”

李凉和于工对于混凝土状态的判断,就是观点不一样而已。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10:46

李凉认为外加剂掺量高了,应该降低掺量。

于工认为砂含水率低了,外加剂掺量是合适的,应该提高砂含水率。

这是员工和领导的观点不同

应该听领导的。

于工作为试验室总工,是部门最高领导。

李凉是试验室主任,是于工的下属。

一个部门只能有一个领导,只能有一个人是正确的。

下属可以有不同的观点,

当领导的观点已经明确时,下属的工作就是贯彻领导的意图。

这个时候,谁对谁错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每个部门领导要为部门负责。

领导的权威是高于一切的。

李凉在想,如果他是总工,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下属观点不一样的时候,肯定也是坚决执行自己的想法。

不管对错,总工要对部门负责的。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11:03

资料员

十月一日,李凉对资料员说,“咱们在这里上班五年了。”

资料员说,“是的,整五年了。”

李凉想起刚入职的时候,搅拌站刚刚开业一个月。试验室主任找李凉过来,同时还有一个资料员。

李凉在另一个搅拌站当副主任,作为靠山的副总经理离开了,处境艰难。同时买了一辆汽车,想提高收入,就跳槽了。

这个试验室主任和李凉原来在同一个搅拌站,两条生产线分包给两个老板,各管一个试验室。

这次,李凉又和他在一起了,关系由同级变为上下级。

这个主任脾气很温和,原来在路桥当监理。转行到搅拌站的。

李凉一直在搅拌站上班,没有城府,就适合当个副手。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11:20

同时来的资料员是附近村的人,三十岁,一米六左右,短发,圆脸,爱笑不爱说话。

她原来在律师事务所当助理,有会计证书,中专学历,计算机专业。

进入搅拌站她是新手,所以都要重新学,好在计算机应用能力不错,习惯五笔打字。

试验室办公室也是资料室,还有一张床供主任休息。资料员和主任都在一个办公室办公。

主任有睡午觉的习惯。

李凉见过,主任午睡时,资料员在屋里静静地坐着,不发出一点声音。

李凉经常请主任吃饭喝酒,有时候资料员也一起吃饭。

有一天晚上,李凉请主任喝酒,谈到这个资料员,主任低着头,把额头皱在一起带着上眼皮睁开眼睛,脸颊红红地笑着对李凉说,“xx这人很细心,特别有眼力,我午睡的时候她就把窗帘拉下来,什么时候我起来了,她才拉起窗帘。”

李凉听到这里,也留意这件事,确实如此。同时也发觉主任一直在观察所有人。

公司初创阶段,除了试验室主任和李凉对于技术比较熟悉,其他人都没有什么经验。

(半年后,主任被老板羞辱辞退了。这是另一件事)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11:37

老板经常安排一些任务给资料员,把资料员当文员用。

资料员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都是尽心尽力去做。

资料员请假的时候,有时候要出资料,老板打个电话,她就从家里赶过来把资料出了,再回去,从没有提过加班费。

试验室的试验记录报告合格证都是资料员做,从上班开始,资料员坐在电脑跟前就没有做不完的工作,经常加班完成。

遇到检查的时候,资料员回家继续做没完成的工作。

老板为了省钱,都是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试验室五个人,主任不会亲自干活,只有四个人干活。

水泥粉煤灰矿粉试验是必做的,李凉自己做试验,有事外出了,就会落下。

后来,李凉就教资料员各种试验,让她在试验记录首页贴上各种试验标准要求,比如烧失量重复性偏差要求,两次砂含泥允许偏差,必试项目依据标准那一条。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11:53

慢慢地,资料员学会了多数试验,也知道试验记录怎么写,各种仪器使用记录怎么写,温湿度怎么记。

有一次,李凉问她,“你的工作太多了,原材料进货记录,每日生产量统计,退剩灰记录,都要你来做,还有原材料记录和报告也要做,我来分点原材试验记录,你说给我哪个?”

李凉以为她会直接回答,她笑着说,“主任,你说吧,怎么都行。”

李凉听到这个回答,笑了笑,“那就把砂石外加剂给我做吧!你心细,就做粉料吧!”

老板对资料员评价很高,每年都给她涨工资,年底评优秀员工都有她。

李凉和她同一天上班,觉得她从事搅拌站行业五年没有当主任,有点亏欠她。

但是当主任要有职称,评职称要有学历。李凉曾经说过让她考个学历,这样就能评职称当主任了。

其实考建造师资格证也能当主任。

过年,她的专科毕业证就到手了。

李凉能做的也就这样了。

虽然,成年人的世界只有筛选没有教育。

总能遇到那些让人们愿意付出的人,他们勤奋聪明会做人。

后来入职的总工就说,“xx这个人要是个男的,就好了。真可惜她是个女孩。”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12:10

工地的阴谋

上午,李凉正在破型试件,接到总经理的电话,“李主任,污水处理厂反映混凝土离析,你去处理一下吧!”

李凉说,“不可能的,开盘第一车,我接灰做试块了。”

“你去看看吧!工地要求退灰!”

李凉关掉压力机,开车去工地。

在路上李凉给司机打电话,询问情况。

司机说,“我这车已经卸完了,正在回来的路上。”李凉给总经理打电话,汇报这个情况。

总经理说,“后面是不是还有车,你去现场看看吧!”

李凉抵达现场,来到泵斗前,踮脚伸脖往斗里瞧,水泥浆随着搅拌叶来回晃。

有一辆罐车在快速搅拌,加快水化反应,让混凝土变稠点。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我在搅拌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