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18:20:42

这个总工姓于,开始的半月里,于工什么都不做,只是观察原材料和公司人员关系,仔细研究每个人的特点和心里,衡量每个人的能力水平。

到了2019年7月底,于工去工地询问混凝土状态,还留下录音。

工地放灰工人对他说。“之前的灰不好用,今天的灰好使。”

于工经常拿这段录音给李凉和公司其他领导听。

李凉心里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李总让李凉跟着于工好好学习。李凉不想当主任,就安心地在公司管理试验室,一切都听从于工领导。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18:20:58

李凉深深地知道,作为副职,一定要少表现。两个优秀的将军不如一个蹩脚的将军。何况自己能力不行。

所以,李凉对于工言听计从,没有任何自己的意见,就是绝对地服从。

于工说去干什么,李凉就立即执行,回来后汇报执行结果。

李凉把自己比作于工的手和脚,把于工比作大脑。试验室只能有一个大脑,就是于工。因为试验室的任何责任都是于工承担,所以李凉对于于工的决定都是先执行,再说出疑问和不同看法进行讨论。

前期三个月,于工打算把李凉排挤出去。因为总工和主任是互相制衡的关系,老板乐意看到他们有矛盾,便于管理。

李凉得到当主任的机会不止一次,最后都因为能力还不够,没能留在这个位置上。所以,李凉对于于工没有威胁,也没有当总工的念头,最后于工接受了李凉。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18:21:18

2019年8月8日,李凉结婚,请假四天。

这一年,当头搅拌站年销售25万立方米混凝土。这是一个非常满意的销量,于工时不时拿着电话录音让别人听,就是为了证明他来了之后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伴随的还有上级的检查。

因为老板采取低价策略,销售经理和业务员们跑得勤快,所以从别的搅拌站截了很多业务。并且,老板刚开始和质监站打交道,并不是太熟。上级领导检查当头搅拌站比较频繁,每次都挑出毛病来。这一年,抽检不合格让搅拌站委托第三方检测花了不少钱,被罚了二十万,还要跑关系处理问题又花钱,前前后后差不多50万,

李凉认为完全按照标准去做,主管部门就找不出毛病了。

于工的观点是,检查的目的是收钱。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18:21:37

做工作要抓住主要矛盾,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经常检测水泥强度,对实体进行七天和二十八天回弹。及时发现问题,提前处理问题。其他的资料和卫生都是小事。如果质量不合格,就是资料再规范,试验再标准,照样处理搅拌站。

李凉坚持自己的认识。

李凉知道于工对试验室负责,仍然完全听从于工的安排,对实体进行检测。

这一年李凉用坏一个回弹仪,回弹数据有一令纸。

李凉和于工小心谨慎地工作,还经常加班到深夜。

每次上级领导来公司检查,老板都从财务领点检查费装到红包里。在老板授意下,李凉时不时请主管领导吃饭联络感情,借着机会唱唱歌娱乐一下。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18:21:55

到年底,老板亲自请领导娱乐,上级领导对当头搅拌站的态度变好了。

慢慢的,李凉也接受了于工的观点。

原来一直认为领导是来检查工作的。现在才知道,上级领导来检查的目的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重点。

即使李凉把工作做好了,领导来公司检查,老板不送检查费,检查能查不出问题吗?

这一年,李凉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

关系处好了,一切都好办。这是企业生存之道。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18:22:13

2020年,当头搅拌站销售60万方混凝土,老板换了两辆新车,从年中40万奥迪,到年底的百万豪车路虎揽胜。

每天两千方混凝土的生产量,对应的是无休止的回弹检测,还有工地出现的质量问题。

预拌混凝土属于半成品,运到工地后没有马上使用,就会出现流动性差的问题。在工地停留4小时,就无法保证质量。

这是前期问题。

硬化后的混凝土出现裂缝和强度不够,工地就会要求搅拌站解决问题。

根据《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要求,预拌混凝土验收以交货验收为标准。施工单位对运抵现场的预拌混凝土进行坍落度试验,并按标准留置试件,拆模后送至检测机构再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由检测机构专业人员破型试件获得检测值。作为判断预拌混凝土质量的依据。

实际情况,业务员为了争取工程,会承诺验收合格。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18:22:29

还有顶板裂缝问题。工人加水导致混凝土用水量变大,凝固后蒸发造成收缩变大,产生裂缝。

2020年7月16日,业务员打电话给李凉,“李主任,派出所顶板出现裂缝,你去看一下吧!”

这是正常的场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让试验室解决问题。

李凉告诉于工,“于工,小邱让我去派出所看看,哪里的顶板出现裂缝。”

于工听完,让资料员查了浇筑时间,带上回弹仪,说,“一起去看看什么情况,是不是想把责任推给搅拌站。”

两人开车抵达工地,看到一座四层楼的派出所办公楼。打电话给工地负责人,在他的引领下上楼,看到四层顶板出现几条裂缝。

从一个半米见方的洞口爬上楼顶,看到梁上也有一道裂缝。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18:22:47

负责人说这些裂缝出现后,找工人刷了防水材料。支出几千元额外费用。

于工在楼顶看着浇筑好的顶板和梁,都是裸露在外,没有覆膜养护。发现在一道梁中间浇筑废弃的木头。

从司机拍摄的卸灰视频看到,当天放灰时工地人员用水管往罐车中加水。

李凉认为加水是裂缝的原因。工地认为是混凝土配合比的问题。

李凉不愿和工地闹翻,毕竟是公司客户。李凉就和稀泥地对于工说,“咱们先回去,到公司商量一下。”

于工上了汽车,要出工地门的时候,于工坚决要求处理完再回去。他来到工地负责人跟前,严厉而坚决地告诉工地负责人,“裂缝的原因就是你们加水造成的,不要把你们的责任推给搅拌站。即使你找到搅拌站,也是这个说法。”李凉在驾驶位看到于工和工地负责人激烈地争论,心中非常紧张。有两分钟时间,于工和负责人不欢而散,回到车上,让李凉开车回公司。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18:23:05

在路上,坐在副驾驶的于工很不客气地教导李凉,“咱们去工地,就要把问题彻底解决。把问题带回去,老板要咱们干什么用?如果我们没有解决问题,工地的人追到公司找老板解决问题,咱们就没有存在价值了。所以,即使和工地撕破脸,也必须把事情说清楚,把咱们的态度表明。如此一来,即使工地的人去公司,大不了还是吵一架。但是是裂缝的责任是工地,不是搅拌站。我们去工地解决问题,必须清楚自己的立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就是咱们的工作。到了工地,必须坚决维护公司利益,站在公司立场找工地的问题,寻找证据把搅拌站的责任推开。老板发给咱们工资,就是让咱们去解决问题的。今天的情况很明显,就是工地想把责任推给搅拌站。如果咱们有一点妥协,他们就会让搅拌站承担费用。如果咱们丝毫不让,宁可翻脸也不中他们的奸计。他们就自己撑到了。在工地,永远不要和施工方站在一起。搅拌站和施工方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本来他们加水或振捣不密实,不养护,最后强度不够。他们就会把责任推给搅拌站,遇到先付款的工地还好说,遇到垫资的工地,根本就是任人宰割。咱们是拿老板的工资,只需要对老板负责,一定要让老板满意。”

李凉听了于工的话,感到深深地震撼。认为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原则。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就成为李凉以后处理问题的原则。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19:46:47

2021年,公司销售50万方混凝土。这是在疫情情况下取得的好成绩。

2022年,上半年公司干完收尾的工程,市场明显萧条。

到了2022年8月份,疫情开始蔓延,本市不少小区封控,员工有人上不了班了。

感染新冠的员工越来越多,一度瘫痪了生产,总经理被迫停产一天。

在2022年11月30日放开管控之前,公司断断续续生产,李凉感染新冠在家,只上了十天班。

放开以后,没有业务,收不回欠款,没有原材料,发不出工资。

公司又放假了,等通知上班。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我在搅拌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