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向往光明

土木工程从“入坑”到“脱坑”,从黑暗走向光明

[复制链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一批人,会对“稳定”这个词更偏执。这就让很多土木人涌入考公考编大军。考公和考编的这条路,在客观看来,是最好的一条路。但是竞争者太多,并不是一条适合所有人的路。我觉得,这条路适合在班级中成绩在前一半的同学,或者说真的能学得进去那部分人。如果被问及自己的学习水平最好的时候是何时,大家应该会公认:高三的时候,是自己的巅峰时刻。对于一般人来说,考公和考编的上岸水平,是需要突破高考时的自我天花板,水平还要再高上一些,这时候才能上岸。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年,自己回到高考水平,还要花一些时间,突破也是需要不遗余力的学习,所以,我并不建议基础不好,学习学不进去的那部分人考公考编考研,但是也不绝对,事在人为,只要能学得进去,基础差一点也没什么,只不过要花费多一点的时间,但是终究能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编和考公,和高考不一样,很多人高考考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考上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很少人复读。但是考公和考编不一样,自己水平不足,时间来凑。在班级里面头部的种子选手,一年内可以上岸;中上等的,两年内可以上岸;中等水平的,最晚3年也能上岸了。不得不承认,学习好的那部分人,学习效率更高。现在短视频平台上一直有一个片段,是张雪峰老师在说:“你一定能考上。”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也有人会觉得,有一种可能,有些人就算一直考一直考,也有可能考不上。的确,对于非头部种子选手的同学来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一会儿就刷抖音,就去躺着,一直学不进去,到头来还说自己已经学了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没考上。其实还不如别人学一个月的效果好。学如逆水行舟,自己学的东西会忘的啊,不是说你学完了就能受用一辈子,读过高中的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啊,现在让你去高考,你能考多少分?同时,做题的手感,读题的敏感性,思考的速度,需要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来保持,半个月不学,水平就会下落一大截。所以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怎么能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公和考编,需要厚积薄发。很多人都喜欢临时抱佛脚,觉得还有好几个月,可以歇一歇。结果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这些人也会说,自己已经学了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没考上。厚积薄发这个词,对于考编更重要,就比如对于公共基础这科来说,所学习的内容是庞杂的,可能你这次学习的内容,很久才会考到。那些就学习三个月,或者报个班,匆匆学了两个月,终究还是太单薄了。说一句冒昧的话,这些人都是有一种碰运气的心态,“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大聪明嘛,有点聪明,但是不多。近几年,大家也会发现,考公和考编,越来越卷了,捡漏已经几乎不可能了。重要的是要端正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公,也就是我们说的考公务员。一年有两次机会,一次是10月份报名,十二月左右考试的国考,也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应届生机会更多一点,非应届的大概率只能考税务,税务的招考比例能占到总人数的六成以上,可以一试,会比普通公务员待遇要高一点,很少加班,但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税务知识,晋升有难度。另外一次是省考,也就是各地地方公务员的招录,大部分是在每年的2月份报名,3月份考试,大部分省市的题要比国考要简单一些,留给非应届的机会也更多一点。土木专业的人,一般可以报公路局、水务局、住建局等,不保证每年家乡城市会有岗,但是平均每两年都会有岗,而且我觉得考虑邻市、省会城市或者一些其他大城市,都是可以的。如果能降低一下自身要求,报考乡镇和街道办的三不限岗位,也是可以的,一般年年都有岗位。我在土木时期的一个同事,就考了家乡的乡镇公务员,离家近,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他开始断断续续的准备,后来在过年放假前就离职了,准备来年3月份的省考,就这样上岸了。很多地方的乡镇是招收专科生的,对于本科生来说,难度大幅度下降,竞争也不大。有时候也在反思,尤其是像我这样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是不是对城市过度热衷了,我们从小就被一些高期待裹挟,长大一定要当科学家,长大要挣大钱,长大要干一番大事业……大学毕业后发现,我们没有人是天之骄子,更不是天选之人,是平凡人,过上平凡的日子,其实也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编,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考事业单位编制。在我们的家乡城市,一年有2-3次机会,但是也有城市是统考的,可能只有1次机会。考编的待遇要比考公的工资待遇要低一点,但是难度也会小一点。普遍来说,南方的公务员待遇和事业编待遇,要高于北方的,这是各地的经济差异所决定的。南方,江苏、深圳等地区,是考公和考编的天花板,待遇也让人惊羡;北方,天津和北京的待遇最好,但是北京考编和考公是限制本地户口的,因此天津是众多考生的目标地。如果准备考天津的话,还是那句话,要厚积薄发,一年大概有8-9次机会,但是竞争也会大一点。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大省也是必须要说的,那就是山东,山东人对考公和考编更偏爱。有人说,在山东的丈母娘眼里,除了编制,女婿如果做其他工作,都是不务正业。山东人对编制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毕业生大部分是要进入体制里面的。每年,山东考生都要巡考,沿海城市和一些待遇比较好的城市,只要有机会,他们都要报考的。很多人,就是对编制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的确,没想到现在土木行业都开始主动裁员了,还有什么行业是安全的?这里说的考编,还是指综合性的事业编,我们所熟知的教师、医生都是事业编,现在转行做医生是不可能了,但是考教师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在学校认识的一个土木女生,在大学期间就考了教师资格证,大学毕业就直接去考教师编了。还有我认识的两个学建筑的,三个学材料的,现在都已经成为老师了。虽然有喜有忧,但是我觉得,这些相比土木的苦,还是太甜了。在这个很卷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有一样的感觉,但这些,大多是没经过比较的,因为放眼看整个世界,转行的人并不多(只是像土木这样的行业转行的人比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公,如果考警察类的,一般会有相应的专业科目,还会有体能考试,大多数的,只考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行测包括政治理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全部是四选项的选择题,根据不同的岗位,习题略有差别,130-135题,这个部分更注重的是对考生能力的考验,很多考生经常答不完题,还是需要在能力方面的提升。申论主要考验报考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会给一些材料,所反映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事例或者评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有可能涉及。综合性事业编,需要考察职测(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公基(公共基础知识)。职测其实和行测大差不差,这还需要亲自看一看自己城市往年的试卷,各个城市考察侧重不一样,难度也不一样。公基的面比较广,政治、法律、经济、哲学、人文历史、公文等,虽然知识点比较杂,但是只需掌握重点板块就好,有的城市会加上一个作文,也有的地方是把作文加在职测里面,所以我还是强调要看一看自己城市的往年试卷。教师编的考试科目主要是教育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注意的是,考公和考编,都是要经过面试的。很多人都是被笔试、面试劝退,但是我觉得,能够通过学习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大事。市面上有很多面试班,虽然我也不提倡报班学习,这些培训班都是利用信息差在赚钱,其实自学完全可以,但是我也不否定,面试班的确可以成为捷径,尤其是对应届生来说。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笔试后,会有至少21天的时间练习,自己看网课或者买一些材料,是完全足够的。而且现在网上基本资料和课程都有,完全可以不用花大价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3、转行计算机行业

这些年IT这个词很少说了,但是前几年依旧火热。在工地风吹日晒,不及人家在办公室工资高,当时很多“码农”抱怨996,土木行业已经007了。未来的天下是“计算机”的天下,这句话依旧没有人可以反驳。到目前这样的社会,各行各业都会有计算机的渗入,只是程度不同。我们的外卖行业、租房、打车、购物,只要能用得上软件的地方,都能用得上计算机。其实计算机也是一个大的行业,分为很多方向,就像土木类不仅包括土木工程,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还有我们说的大数据、前端、云技术等,未来必定都会运用到各行各业。目前火热AI(人工智能)其实也是计算机领域的。

在网上,我也看到很多人,自学6个月,或者报一个培训班,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月薪8k的工作,这样的帖子很多,真实性无法考证,但是我觉得应该有真的吧。不过,这几年失业率还是很高的,既然有可能,那么就会涌满很多人,就像就够突然开了一家网红店,很快就排起了长队。转行去做计算机,不仅是土木行业的人这样想的,学生化环材的,也是这样想的,而且,学计算机的科班生也有很多,在狼多肉少的时代,还是要看机遇,所以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总体来说,转行对于所有人来说,早转还是比晚点的,要好得多,更容易。从现在看,越往后,可能越难。现在评论区说的,转行计算机2016年前很容易,也有人说2020年前很容易,未来也可能说2024年前很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4、转行通用能力类的行业

土木转行有很多其他选择,但是目前不知道该写哪一行业了,感觉转入哪一行面临的问题都有些相似,就像上面说的计算机行业一项。这里想笼统说一下其他通用能力行业。

我小时候,大家问长大想干什么?同学们说,当科学家,当宇航员,当作家,当音乐家。现在的小朋友说的是什么?当网红,当明星。世界在变,世界观、价值观也在变,我不对任何世界观和价值观做评价,因为我觉得的我没有资格,任何人也没有资格。古代,很多人选择避世,去做山水田园诗人,想要拥有一方桃花源,被赞扬高雅通达。如果放在现在,大概会被称为躺平摆烂,被贬得一文不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网红赚的盆满锅满,有网红熬夜通宵直播也赚不到钱,有时候不禁惊叹,她们也不容易,偶尔早上5点起,居然看见某位关注的人在直播;有的明星一部接一部电视剧扑街,被骂演技差,但是明明有很多演员演技很好,但是就是一直接配角戏,大多数演员一辈子也没演过主角(回想来看,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主角,也都是配角);有的小摊可以月入过两万,做的是提拉米苏,在抖音上看到的,我还特意去买了一次,确实很好吃,也有人早上4点就准备东西,然后就是摆摊到夜里,勉强养家糊口。有人在自媒体萌芽阶段实现了财富自由,有人通过开网店做的风生水起,现在也有人在直播带货的行业中奔走……客服行业、销售行业、网约车、外卖、快递这里面的人五花八门,也不乏一些高校的优秀人才,我猜,我这段说的这些行业里的人,大多数都是转行而来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