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向往光明

土木工程从“入坑”到“脱坑”,从黑暗走向光明

[复制链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6、城投类公司

这类公司,一般是国企公司。和我们中字头的施工单位不同,这些国企单位是归地方管理的。城投公司的收入,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有很多人把这类公司称为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城投公司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简称,是各大城市政府投资融资平台,承担相应的政府职能,一般属于国有独资公司性质。其主要职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功能、土地整理与开发、公用事业、国有资产运营、棚户区改造和园区开发等。简而言之,我们看到城市发生的很多变化,都有城投公司的功劳,其业务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城市绿化、智慧化建设、交通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进入城投类公司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相应的笔试和面试,类似于事业编的考试,另一类是人才引进,多为有一些公司正需要的资格证。有些城市的城投公司对应届毕业生的准入是比较宽松的。但是我看了我家乡城市和省会城市,应届毕业生也是需要考试的。虽然其竞争难度不如事业编,但是进入还是有一定难度。对于一些证书,我们这些年轻人,更不可能有。

但是,总体来说,能在城投公司工作,就已经超过该城市的大部分人了,所以值得争取一下的。像一些考公考编大省,事业编竞争比较大,不如退一步,选择城投公司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往光明 于 2025-4-9 13:33 编辑

三、转行也是一条光明之路
前面我也说过,如果能在行业内找到一份可以干到退休的工作,那是一个幸福的人。未来土木行业不会消失,只是会平静的发展。前些年土木行业辉煌的时候,已经吸引了足够的人,加入土木大军。后面虽然行业已经走下坡路了,高校招生、毕业生依旧源源不断,只增不减,这其实也是供需调节中的一种滞后性。进入一批,留下一些,走了一些,但是土木行业的存量人才依然很大,我觉得,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人中,还会有一些因为行业缩水,被挤出行业。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留下的和离开的,都是猛士。这句话就是说施工单位的。在此,我把这句话送给转行的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1、考研

我把考研这个选项放在转行这里,其实我看到很多同学考研的时候跨专业了。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没有考研,也曾经一度觉得遗憾。但是看到行业的震荡,又不知道当时没选择考研,是不是值得庆幸。我班里那些考研的同学,转专业和没转专业的,大概就一半对一半吧。没转专业的大多进入了大设计院,有的忙,有的闲,喜悲参半吧。忙的那些人苦一点,会经常加班,周末也经常加班,但是待遇好一点,有绩效。闲的那些人,项目少一点,有项目的时候会比较忙,也会加班,没项目的时候,学习,考证,摸鱼,干啥的都有,但是只能拿基本工资。还有人毕业后借着应届生的身份考编考公了,有了这个身份,会容易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专业考研的,那选择面可就太广了。这里我就不再具体说跨什么专业了,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免误人子弟。这里我觉得应该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选择和土木工程相近的专业,比如力学、机械和航空航天等,这些专业和土木学习的课程有交叉,在跨专业的时候更容易,也容易被导师接受;第二个方向,就是跨考自己喜欢的专业,那就可以发散思维,遵从本心。不要觉得跨考一个和土木完全无关的的专业就觉得亏了,大学四年浪费了,自己是个loser,其实土木行业已经很失败了。想一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自己喜欢的专业,准备一整年,考上后找一个好导师,许多年后,也许你会因为这时的一个决定而变得无忧无虑,这就是对的。去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但是要注意,是真正喜欢,不要考上了,学着学着不喜欢了,那就可悲了;第三个方向,就是跨考受跨考学生欢迎同时也不歧视跨考学生的专业,比如说经管、法学等,这些专业被大多数跨专业考生喜欢,进入后也会发现有很多跨专业考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跨专业要注意,跨专业难度更大,复试被刷的可能性大,因此专业知识要扎实。再就是上面所说的歧视问题,真的有么?是有的,在复试阶段就会表现的很明显,简而言之,在同等情况下,跨专业是减分项,因此需要考生降低期待,选择一些好考的大学,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毕竟考研一年只有一次,如果失败,就意味着要重新开始一年的考研之旅,需要面临新的压力,用一些小说中的话,可能会因此道心受损。在考研路上,心境和信仰真的很重要。

还有一个问题,跨专业要考虑就业。学习土木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考虑就业问题,只要能够顺利毕业,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好坏不论,但是一定能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在别的行业就不同了,很多人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如果是这样,就相当于从一个大坑,跳进了另一个大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将就业问题考虑进去,可以不作为主要因素,只要当做一个考虑的维度就可以了。现在的学生,能够看到张雪峰直播回答考研问题,是一种幸福,我大学选专业时如果能遇到这样的人,我大概也能选择一个好专业吧。可以看一看张雪峰的直播,或者通过一些其他途径,找一找思路,多些参考,决策的科学度才能更高。当然,也不要想当然,自然而然觉得一些专业找工作都是高大上的工作。比如学习计算机,有人会觉得以后一定西装革履,坐办公室指点江山,就像以前我们会觉得土木行业考上工程师就能过上高大上的生活,其实依旧待在鸟不拉屎的工地。学计算机当程序员现实大概率是改bug,抓耳挠腮的改bug。还有,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要只抓住一个点。有人看某些行业工资高,就会选择这个专业,土木的亏还没吃够吗?一定要综合考虑,工作环境、工资、假期、裁员情况,行业发展、上升空间等等都要考虑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高工资的工作可能更累一些,稳定的工作可能更无趣,没有一项工作是完美的,因为这是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施工单位的入职一般就是7月,考研的时间一般在12月,算下来,有5个月。也就是说,如果有辞职考研的想法,最好是在入职后一个月内辞职,后面的话,对于这一年的考研,就有一点晚了。但是这个时期,大多数的人还没有走出迷茫,有的甚至还没有完成土木行业的“精彩开局”。我有一个同学就是这样,在入职的经典培训后,公司选出一批学历较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训,说以后在公司内会重点培养,就这样到了9月末,本以为自己能得到重用,结果还是到了荒无人烟的项目。当时他工资一个月4k多不过半(我当时6k出头),加上长期的熬夜加班,还有项目上的一些脏事乱事,年末就离职了。赶的是第二年的考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2、考公和考编

土木中能以应届生身份考公和考编的,都是聪明人。土木超高的就业率,让很多人对就业的重要性变得后知后觉。我有一个同学,他就直接选择了考编这条路。在秋招的时候,很多人为了找工作,忙的不可开交,到最后班里只有一个人没有签三方合同,那就是他,一枝独秀。当时我不理解,后来当我进入施工单位后,又不觉惊叹,他太明智了。

土木这个行业,“锅大”,“坑也大”。“锅大”是指土木行业里面的人体量很大。在土木行业高速发展后急需人才,三总五项,让很多人看到这个行业有利可图。于是各大高校大规模扩大土木学院招生,即使到了行业下行的时候,依旧在扩大招生,直至暴雷后才冷静下来。这就让土木行业中的人存量很大。“坑大”是指在如今的行业态势下,很多土木人难以找到有价值的工作,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这样的事情在一些效益差的公司比比皆是。就比如我之前举的例子,工作一个月一天都没休息过,而且这其中绝大部分的日子都在加班,工资才4k多,被网约车碾压。再加上恶劣的环境,项目越来越少等一系列原因,很少人能够留下来,大部分涌入社会重新找工作。这其中考公和考编是一个不错的方向,这使得土木专业的非应届岗位,竞争会更激烈,难度要比平均难度要高出一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2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3: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哪个专业的人,比工地走出来的人,对“稳定”这个词的渴望更强烈。在工地待过几个项目后,会缺少归属感。三个月、半年、一年就可能换一个项目,换一个项目部。换项目都是在全国范围内,这样,你就去了另外一个省,另外一座城市,需要认识一帮新的同事、新的劳务公司。有些人可能适应性很快,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没有归属感,说的好听一点,叫做浪迹天涯。说的难听一点,感觉像是苏轼被流放了,离家越来越远。而且从来就是一纸调令下来,自己没什么话语权,公司安排到哪里是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