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非洲工作的日子

[复制链接]

1

主题

67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20: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时都傻了,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他注意到我的反应,疑惑地问:“你怎么了?”我指了指那个小孩,说:“你刚才……手里拿着一杯饮料,喝了一口,然后直接递给了他,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他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习惯了,肯定是要饭的嘛,给就行了,不用看他。”

这套丝滑的施舍动作,让我惊讶的同时又哭笑不得。在经济贫困的地方,尊严和卫生并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吃饱饭才是。

过了一段时间,披萨实在是吃腻了,天天开车去市里买披萨实在太远,只好发掘镇上的美食,上期说过在开房洗澡的红岩镇宾馆,那是镇上最大的宾馆,去了几次感觉环境还行,不免想尝试一下当地的美食。
1743164554793.jpg
已经是顶级环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7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2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菜无非是炸鸡,牛排一类的,主食也只有炸薯条和sadza。
1743164585275.jpg
T骨牛排
1743164609576.jpg
Sadza配炸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7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20: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个sadza,这和其他非洲地区吃的fufu还不一样,fufu是用木薯粉做的,更黏糊一点。16世纪时,巴西的葡萄牙人将木薯引入非洲,使其在非洲得以广泛种植,并成为热带非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今,全世界约有8亿人将木薯作为主食,其中绝大部分生活在非洲。
1743164639593.jpg
木薯
1743164667437.jpg
木薯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7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20: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sadza是磨碎的玉米面做的,口感类似于中国的玉米面粥,非常粗糙,但是顶饱,吃一顿一天都不饿,还有力气。它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只需要将玉米粉加入水中,并用力搅拌直至形成粘稠的糊状物即可。

至于配菜,一般老百姓可没有上面的T骨牛排和炸鸡,最多就配点菜叶子,这种菜当地称之为大叶菜,学名叫做宽叶羽衣甘蓝,英文叫做chomolia. 这种菜味道微苦,但是全年均可种植,耐干旱而且不用怎么管理,只要长点叶子就可以薅下来吃,简单用水焯一下,撒点盐放点西红柿片,十分方便。
1743164775597.jpg
sadza配大叶菜
1743164800963.jpg
宽衣羽衣甘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7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20: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久了,自然入乡随俗,每天吃点sadza对付一下,但是项目聚餐的时候,就得好好吃一顿了。因为身处非洲农村,周围天天都有人放羊,我们便决定买一只回来炖一下。非洲的羊和中国的完全不同,许是因为地域原因,非洲羊基本都是黑色或者灰色,不像中国羊都是白色。非洲羊长不大,尝起来肉质鲜嫩,伴有很重的羊膻味。当时一只羊的价格大概在30到50邦德币之间,也就是人民币200-300块钱。

买完羊后,我还在想,谁来杀呢?结果司机自告奋勇,说他来搞定。只见他动作干净利落,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放血、剥皮、清洗等一系列操作,整个过程非常熟练。完事后羊头,内脏他全都打包带走,回家跟家人们一起享用,也算是开了一顿荤。
1743164863971.jpg
司机协助抓羊
1743164898747.jpg
开膛剥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7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食物采购,除了定期去市区超市或者华人超市采购之外,一般红岩镇里也可以购买一些日常蔬菜,比如土豆,红萝卜,甘蓝,西红柿,大叶菜等等。由于我们经常去附近菜店里采购,卖菜的商店店员都已经对我们非常熟悉了。然而,这种熟悉却让我产生了一次非常尴尬的经历。

买菜一般两个人去,一个人留在车里看车,另一个人采购。但是出于好奇,我便跟着同事一起去了菜店。店里有一位女售货员非常热情,主动跟我们打招呼,还帮我们装菜。我同事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和别人过多交流,而我则比较外向,通常会回应别人的问候,甚至主动和他们聊天。我觉得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和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7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2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我的这种热情行为却让那位女售货员产生了误解。她可能觉得我对她有意思,也似乎对我产生了好感。第二次去买菜时,我没有进店,而是留在车里。结果那位女售货员问同事我怎么没来。同事以为她找我有事,就跑回车里告诉我。我只好跟着他进店。那位女售货员一看到我就说:“Michael,我好久没见到你了,我好想你啊!”然后直接上来要拥抱我。我吓了一跳,但也不好躲开,只好假装拥抱了一下。她还多送了我几个土豆和几根大葱,最后甚至对我说:“如果你想约我,下午五点我就下班了,你可以来找我。”我当时完全懵了,心想:“这是什么情况?我只来过一次,怎么就变成这样了?”非洲人的热情程度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后来在回去的路上,同事笑着解释说,中国人在当地属于收入较高的群体,所以很多非洲女性对中国男性有好感。而且,非洲男性中有些人不太负责任,比如老婆怀孕后就跑了,而中国男性通常比较负责任,经济条件也比较好,因此很受当地女性欢迎。特别是像我这样热情主动的人,更容易让她们产生误解。
1743164983836.jpg
真当我开玩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7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20: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好像话题扯远了,不过孔夫子说:食色性也。日常饮食,两性关系,也是文化的一种嘛。

这期大概介绍了津巴布韦的日常饮食,下一期会讲一讲在津巴布韦的著名景点和旅行见闻。尤其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维多利亚大瀑布的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7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20: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瀑布的轰鸣,林间的微风,对一个人的喜欢,这三者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脑海中意识到这件事情时候,它已经发生很久了。

可是穿林之风,稍纵即逝。

人之间的感情,也是瞬息万变。

唯有奔流之水,好似永恒,穿山入海,永不停息。

是才有相思之叹: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所以今天讲一讲早已存在多年的津巴布韦著名景点—维多利亚大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7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20: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名字就知道,这地方肯定跟英国女王有关,就跟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一样,都是被英国人强行殖民占领,然后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伊丽莎白二世的名字命名,以表达对女王的崇拜之情。不过想即至此,突然对“维多利亚的秘密”这个词有个新的理解,这不会是窥探女王起居而想出的模特走秀节目吧?
1743165057311.jpg
俯瞰维多利亚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