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4-6 2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村道都是土路或砂砾路面,车辆经过时尘土飞扬,跟在后面的人半天都睁不开眼,什么也看不见。因为靠近戈壁和沙漠,降水稀少,气候特别干燥,有些路段的尘土堆积厚度可达十公分,一脚踏上去,能淹没脚踝。
那时乡下还没有自来水,农民吃水困难。每个村和小队都有涝坝,农民家中都有水缸,平时从涝坝打水储存起来,用来烧水做饭、洗菜洗衣。乡政府门前有一条小水渠,三四月份是农业用水高峰期,叶尔羌河水通过水利枢纽流向各个乡镇,再由水管站分配到各村组,这就成了农村的主要水源。农民先把河水灌满涝坝,然后再用于灌溉农田。河水从六七十公里外的分水闸流出,沿途又流经大大小小各种渠道,裹挟着泥沙,等流到乡里的时候,已经变得很混浊了。我刚到乡里时,洗脸刷牙和饮用的都是涝坝水和渠沟水。打上一桶渠沟水,沉淀半天,桶底会留下一两公分的泥沙,上面的清水就用来洗漱和做饭。
近三十年过去了,如今乡镇的条件越来越好。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面貌。富民安居、村村通工程、脱贫攻坚等政策的落实,让南疆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农村交通发达,好多农民也买起了小轿车,家家户户通水、通电、通柏油路,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新建的安居房宽敞明亮,房前屋后瓜果飘香,处处欢声笑语,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看着今天的南疆农村,再回想当年的生活,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片我生活过的土地,终于摆脱了贫穷和落后。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曾经再苦再累,也都值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