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在PSRR分析和仿真完成后,电路PSRR已经达到了110dB,但是加DFT模式即电阻串加了N开关后,PSRR变差
Debug过程:
因为PSRR就是电路对DVDD纹波被放大到输出的电压的抑制能力,那么就看所有的DVDD到输出的通路就好了,最终定位到DFT加入的NMOS前级反相器的贡献,因为DFT模式,反相器输出高,将NMOS打开,DVDD纹波直接贡献到A点,A点电压会控制线性区的NMOS产生纹波电流I,I和分压电阻的乘积就是贡献到输出VOUT的纹波,该通路就是导致PSRR降低的原因,解决措施就是增大NMOS尺寸,可以理解为减小线性区源随器的gm,这样,纹波导致的电流I就会变小,使得输出纹波减小,提升了PSRR,这里的分析就是一种等效分析,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源随器一般都指工作在饱和区的NMOS 模拟IC设计工程师从学生心态向职业人心态的转变往往是某个瞬间!
转眼间,距离上次的日记已间隔4个月,那么为什么说心态转变只是一瞬间呢,下面就聊一下最近一段时间的感悟吧 1. 做事更有主动性
如果说,刚毕业那会在一个中大型模拟芯片设计项目中,首先你负责的必然是一个相对功能独立,难度较易,且对芯片关键性能影响没有那么大的模块电路,也就是我们口中的练手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有比你更高级别的人会cover整个项目的风险,并且会持续帮助你完成自己的block,整个过程处于在一种被呵护的状态下成长,这可能是绝大部分应届生刚毕业的状态,这个时候,你粗心一点或者懒惰一点,导致的后果可能不会那么容易被看到,就导致项目风险与我无关的心态被逐渐印在心里; 随着自己的经验(这里就以时间衡量)不断成长,你的任务也会更加独立,比如负责一个相对小规模的独立芯片设计,往往是老项目的升级或改版,这个时候需要你更加独立的思考各个参数据来由和在系统中的作用,哪些是关键的指标,哪些是可以折衷的指标,它们之间的之约关系是什么,为了兼容不同的封装,版图应该如何布局,会给电路性能带来那些影响,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去考虑的; 继续往前走会是什么,比如现在自己负责一款全新产品的设计,刚接手时,看着要求极高的设计规格,比如几nV的噪声,几十uV输入失调等,自己心里也发怵:“我能不能把这件事做好”,还是硬着头皮上,开始阶段,对全新的方向先是查文献,翻阅竞品手册,进行学习了解基本的功能和架构,掌握每个参数的含义,然后开始电路设计,每关注一个参数,就会发现之前理解的不到位,存在问题,直到一个一个扫啃完全部参数,才算是对这个产品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这个过程没有人去告诉你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给你的只有目标和时间,给你很大的空间,而主动性就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所以我总结就是,做事要有主动性,主动性是被问题逼出来的,如果一直在别人的遮阳伞下成长,长大后不可避免会缺“钙” 2. 认识到研发人员是项目的主导
在整个项目中,研发设计工程师是一个项目的主导,在芯片设计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参数是否设计合适,可以通过测试竞品来获取答案,去猜测设计过程中可能会有那些坑,而测试是辅助你的执行者,对于大部分测试人员,他们对芯片内部或者参数都没有很强的概念,更多的是你要告诉他你要测试什么,怎么测,必须做到自己对参数的深刻理解,不能指望这他们来教你,仿真方法和测试方法作为研发必须要自己吃透,这样才能确保芯片设计的可靠性,毕竟研发只停留在仿真设计上,那不就成了纸上谈兵了,哈哈哈 自己作为新项目的开发者角色,已经进入版图及后仿真阶段了,在这个阶段,尤其是对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项目,版图的寄生、器件的寄生、打线的寄生以及如何实现你的电路设计方案,就对设计人员和layout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就讲讲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如何不断成长和提出解决办法的? 首先在电路设计仿真OK后,工作主要移交给layout,这几天主要是对电路进行检查,更加详细的从功耗,功能,整体上去跑前仿真,把电路当作芯片整体去验证,看有没有设计过程中疏忽的东西,比如上电后,有大的功耗,那不然有地方出现问题了,然后就去定位;然后初版layout画好后,就需要开始做后仿真,这个阶段,我都是第一次经历,也需要你给出判断和决策,还好,一步步从方案不可行到逐渐有解决思路,封装、产品经理、老大都会一起帮助去解决,这个过程即紧张又害怕; 最后,方案确定可行后,就需要通过后仿真不断debug并通过改变布局,走线等去避免影响性能的寄生,这个过程是需要你发现并定位问题,然后告诉layout改哪里,怎么该的,所以一名合格的模拟IC工程师必须懂版图,这也得益于在学校自己画过,基本的层次,走线啥的还能看懂一些,然后坐在layout旁边,便分析边学喽,版图是一定要懂的,这样你在设计时就会考虑,那些设计是版图易于实现的,那些是不能实现的,不能将所有压力丢给layout,这是不负责的(如果在学校写写论文只跑个结果的另说了哈哈哈哈),所以一名合格的IC设计者也应该是一名合格的版图工程师,我是这样认为的,哈哈哈,今天就先聊到这了,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帮助到更多入行的小伙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