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59:12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这个试验工的种种表现,真应了这句话。

客观来说,这个试验工的能力是比较强的,

只是错误地把领导的宽容当作软弱,觉得领导们不敢怎么他。

对于这件事,

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看,如果试验工离开这里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或者创业发财,

这次争吵就不是坏事。

从历史来看,直言不讳的人没有城府的人,下场大都不怎么好。比如:

白起,韩信,周亚夫,蓝玉,年羹尧,哪个不是战功赫赫权势熏天,一旦不听话,反而身死族灭。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59:33

那一天,站长开除了试验工,试验室只有三个人。

副主任接替了试验工的工作。

过了两天,主任和副主任聊天,

“后来他给我打电话了,想回来。现在的工人不好找,尤其是3000元的工资招一个男人。你在这里干活,工地上的事情就没人处理,感觉工作很不方便。”

副主任听出主任的意思,想召回试验工。

这件事关系站长的脸面,问问副主任有用吗。

副主任顺着说,“现在用3000元招一个男人做试块,短期招不到,都是拖家带口的,养不住家。我没有问题,召回来也好,一去一来也杀一杀他的气势。只是站长哪里怎么说。”

主任说,“你和站长的脾气都太冲,说话也没有讲究方式。如果在会上站长对试验工说,散会了去找他单独谈,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给站长说了。”

第三天上午九点,试验工来了。

副主任看见试验工,说了一句,“还有几组试块没有拆,你拆吧。”

然后就离开了试配间。

站长见到副主任,带着复杂的眼神问了一句,“他什么时候来的?”

副主任回答道,“九点到的。”

大家都保持心照不宣的态度,关系都很微妙。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0:59:50

全市试验室主任开会

市建设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微信群里发出消息,定于今日在某搅拌站开会。

市里30家搅拌站试验室主任和生产经理,夹着笔记本和笔陆陆续续上楼,在会议室有专门的签到处。

9点30分,看着这些搅拌站的技术负责人坐在会议室座位,这就是整个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所有负责人了。

主席台上有6个座位,正中间坐着这次会议的主持人,建设局负责商品混凝土监督检查的科长。主席台只有他一个人,对着台下近百人,都是工程师或者高级工程师。

会议的缘由是,前几天省建设厅来检查,提出一些技术要求。科长认为学到新的东西,能加强对搅拌站的管理,结合近期国家标准更新,对搅拌站提出更高的要求。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1:00:05

会议要点如下:

1.《通用硅酸盐水泥》进行修订,2024年6月1日实施。根据标准要求,使用精度更高的胶砂搅拌机和压力机。

各搅拌站要在规定时间内更换到位。

2.混凝土理论配合比和实际配合比存在差别,对这个差别有一个界限要求。

细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属于微调,可以用配合比调整单记录。

如果涉及水泥品种骨料密度等变化,应该重新试拌调整配合比。

3.所有的原材料和混凝土依据标准规范进行留样和试验,这是都知道的硬性规定。

试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有对应的使用记录,没有设备使用记录,视为虚假报告。

省厅专家提出,破型试件前,应该检查平整度夹角和边长,在压力机使用记录中注明。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1:00:23

4.水泥室、标养室、力学室、成型室、试配间、天平室、养护箱的温湿度记录要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专家提出,标养室禁止使用喷淋养护,改为雾化养护。没有做到搅拌站要更换成雾化设备。

5.在冬施前,各站将冬施配合比上报质检站。防冻剂属于强检项目,各站试验之外,要求外加剂厂家提供型式检验报告。

6.混凝土掺合料比例不能超过45%。

7.试验室主任新任职,搅拌站必须上报质监站备案。

会议整整一小时,没有废话,开完就散会了。

搅拌站转不动了,要不回来货款,发不出工资。老板更是愁白了头。

现在,又要增添设备,真不知道怎么开口。

整理一份会议记录,把需要买的设备用红笔圈出来,送给老板了。

看来这是要和北京看齐,检查一次,工作要求更细了。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1:01:02

这几天,一直在准备书面材料,迎接质监站的检查。

这是一个五线城市,检查力度越来越接近北京。

原来的检查,只是从料场抽检砂子,现场制作两组试件,从标养室随机取走几组试件。

开会之后,要检查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在编制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格的时候,需要查阅标准注明要求,比如标养室温湿度记录表下方,注明哪本标准第几条规定了标准养护室温湿度应符合什么要求,每天记录几次。

这是一个很费脑子的工作。也是熟悉标准的过程。

涉及到混凝土的标准规范30多本,这些标准规范就是自己的教科书。

想起了上学时期,每年只有几本教科书,难道翻不烂这几本书。

对比现在的工作,一共30多本标准规范,十几年时间研究这30本标准,还能记不住吗?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1:01:22

由于人手少,除了关键原材料以外都试验数据,都是编的。

虽然数据很完美,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个人还是很低落,费劲编数据,既经不起认真检查,更觉得浪费自己的时间。

趁着这次开会,不想再浪费自己的时间了。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做试验,用到什么仪器就真实地记录。

公司没钱进石子,料场空空如也。

水泥也用净了,没有钱买水泥。

工资已经拖欠三个月了。

前几天,根据仪器设备台账,编制了对应的仪器使用记录。

今天,开始按照标准做砂子试验。

细度模数试验需要用烘箱。

从料场铲取5公斤水洗砂,一部分放进烘箱,一部分用电磁炉炒干。

在烘箱使用记录上记下开机时间,试验编号。这个房间没有温湿度测定仪,不想编数。发现这是一个漏洞。

炒干的砂子倒进盘子,划个十字,算是缩分了。

先用精确到1克的电子秤,称一份500克的样品,放到摇筛机,开动机器看表计时。

这个十几年的摇筛机锈迹斑斑,底座随着振动来回跑。

以前都是筛2分钟,是那个意思得了。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1:01:37

这一次筛了5分钟。《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第6.1.4.1规定,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10分钟;

这次筛5分钟,不符合标准要求。

停机后,把每个筛余记到试验记录上。

这个过程也不符合标准规范,原文要求逐一手筛,直到每分钟的晒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

每个筛子都这样手筛,过筛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直到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为止。

省略这一步,直接过称了。

然后又称取500克样品,继续用摇筛机筛分5分钟。

标准规定,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必须做两次试验,这是不能省略的。

在振筛机使用记录上,记下开机时间和关机时间,间隔十分钟。环境温度湿度没有写。

如果细化工作,应该把每次筛分的开机时间和关机时间都记上,计两次,记录真实值。从这个记录能检查试验过程是否符合标准。

关于手筛的要求,也要完全按照标准做。虽然有点麻烦和繁琐,好处是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

就连取样缩分也要按照标准来,筛分析试验最少取样质量4400克。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1:01:54

标准要求,试验前将来样通过10.0mm方孔筛,计算筛余。试样没烘干前是湿砂子,计算筛余的意义是什么。

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

以前的做法是烘干一盘子砂子,如果过筛子,就把这些干砂子过10.0mm方孔筛。

标准要求有点不一样。

先严格按照标准做,再说其他吧!

筛分结果不错,一个是2.498,一个是2.64,平均值2.6.二者之差0.14小于标准要求的0.20.中砂范围是3.0-2.3.这是中砂。

累计筛余百分率也算出来了,5.00mm值为6%.在0-10之间。0.63mm值为53%.在41-57之间。判定为II区中砂。

筛分析试验后的砂子和剩下的砂子混在一起,用1.25mm方孔筛筛分,把筛余铲进电子秤上的方盘里,够200克了端下来。再换一个空盘,又称200克筛余。

左右手各端一个盘去水管那里,接水浸泡。

富贵人生 发表于 2025-3-25 21:02:12

标准要求水面高出砂面150mm。充分拌匀后,浸泡24小时,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公称直径630μm的方孔筛上,用水淘洗,直到水清澈为止。

第一,很少做砂中泥块含量试验。

第二,即使检测泥块含量,也不会浸泡24小时。

这是以前的做法。

现在要按标准做,还是等不及。砂子还热着呢,就开始淘洗。

水洗砂过1.25mm方孔筛后,几乎没有泥块。

淘洗几遍,又在水盆里来回晃晃,用水冲到方盘里,端着两个盘子回砂石间,放进烘箱。从烘箱里端出烘干的样品,关门。

这个泥块含量试验就完成了。

想起试验记录,收样时间可以是当天,试验日期可以是当天,报告日期必须是第二天。烘干样品需要半天,下午做细度模数和含泥量试验,泥块含量试验要求浸泡24小时,第二天才能出结果。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仪器使用记录的作用是溯源,也是检查问题原因的记录。所以,称量样品使用电子秤的时间要记录,注明称样品。洗净样品后进入烘箱,待烘干冷却后称重,使用电子秤也要记录时间,试验项目注明为洗净烘干重。

标准要求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以往都是样品烘干或炒干后就称重,水和试样接触还冒白烟。

没有冷却的话,对试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呢?

泥块含量结果是0.5%.洗净烘干都是199克。

泥块含量试验的结果没有差值限制,只有一句话“以两次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我在搅拌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