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徐宁宁

我在青岛一个小博物馆工作的经历

[复制链接]

1

主题

16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文物复制品?

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科技及生产工艺条件下,复制文物非常容易,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区。首先文物复制品不等同于仿制品,仿制品或许可以利用现代工艺批量生产,但文物复制品的制作,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文物局的规定执行(具体内容可以在网上搜索“文物复制”词条,在这里不更具体的描述)。复制文物时,需要提取原文物进行一比一对照,力求任何一个细节都做到精准还原,如果原文物本身有瑕疵,复制时绝不能为了外表美观,而把这处瑕疵去掉。比如一件石雕佛像出土时身上某处有裂痕,那么在复制时,不仅要把这道裂痕复制上,甚至连裂痕的纹理走向也都要求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复制文物一般要求材质与工艺皆与原始相同,不仅看得见的外观要与原文物一样,看不见的内部构造,甚至重量都要求一致。例如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刚开始复制时却屡屡失败,因为复制品重量与原物不同。经过专家多方论证,认为导致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蚕丝(蚕宝宝表示:怪我咯?)。古代养殖技术落后,蚕宝宝生长周期长,蚕丝重量与现代蚕丝重量有差异。于是负责文物复制的工作人员在来年春天,严格按照古代养蚕方法养蚕,终于养出了按照古代成长周期的蚕宝宝,等这批宝宝开始吐丝后,再度进行复制,终于复制成功,从开始复制到复制成功,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文物复制的严苛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复制文物价值虽不能比文物本身,但也非常难得。说到这儿,还会有很多人不理解:复制文物虽然不容易,但也不能成为博物馆展示的理由,博物馆还是应该展示文物原物。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博物馆为什么要展出复制文物?

博物馆展示复制文物,一般出于三种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博物馆没有这件文物,但这件文物对该博物馆的意义非常重大,缺少这件东西,可能会导致整个博物馆的展览体系不完整。比如我们博物馆展出了一件《胶澳租借条约》的一比一仿制品(请注意,我说的是仿制品,这件展品还不能升级到复制品的行列里)。因为这个条约直接影响了青岛近代历史进程,我们博物馆的主展览又是青岛近代历史与建筑,所以如果展品中没有这个条约,展览体系就会不完整。但这个条约原件在德国一个档案馆里,想要复制非常困难。好在若干年前青岛市档案馆从德国复制回一批档案资料,其中包括这部条约,于是我们又请青岛市档案馆给我们仿制了这件东西,才终于得以展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博物馆有这件文物,但常年不在馆,无法展出。比如某县区级博物馆藏有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为了将这件文物的展示面扩大,上级部门很有可能将这件文物的原物长期借给某些影响力更大的博物馆展览,小博物馆只能服从,根据相关规定做一个复制品放在家里展出。名义上这件文物归属权还是小馆的,但实际上,呵呵哒~~可能很多工作人员到退休都等不到文物归还。鉴于这个情况太敏感,就不具体举例,但现象非常普遍,小博物馆往往有苦难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也就是大家普遍认知的,为保护文物,所以展出复制品。这种情况也有规律可循。一般情况下,基于保护目的而展示复制品的文物多为有机质材质的文物,最具代表性的如丝织品,纸制品等等。因为展厅展柜的环境一般不能与专业文物库房的恒温恒湿环境相比。最重要的一点,很多有机文物非常怕光,包括自然光、灯光。君不见上海博物馆书画展厅展柜均为感应灯,只有观众走近展柜,灯才会亮,以尽可能缩短书画被光照的时间。而且书画、古籍一类文物,最畏惧的还是闪光灯,现在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博物馆能够做到完全杜绝观众用闪光灯拍照。尤其在客流高峰时,闪光灯拍照屡禁不止,工作人员能做的,就是一次提醒,两次警告,三次严重警告,四次继续警告……鉴于此,很多博物馆的珍贵书画,会以复制品的形式展出。相对地,一些无机质材质文物,比如瓷器,玉器,金属器等等,因为性质稳定,博物馆大都会展出原物。像扬州双博馆藏有一件元代梅瓶,作为国宝级文物,占据整整一间展厅,饶是如此珍贵,也是以原物形式展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国有博物馆不会出现用复制品代替原文物欺骗观众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会给博物馆带来任何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而且国家规定博物馆展示复制文物时必须有明显标识,参观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以上内容来自工作中的观察,如有不详、不严谨、不全面之处,还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