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kwang 发表于 2025-3-27 20:18:09

入职腾讯三周年的一些感想

前几周收到了 HR 公众号发过来的入职周年庆贺邮件,才想起来我已经在腾讯干了整三年了。三年的工龄,在腾讯内部不算长也不算短,恰恰是一个最为「中坚」的阶段:既要承担一线的 Coding、搬砖,也要开始慢慢学习掌握业务、管理、跨团队协作、商业运作这些程序员的“屠龙技”。所以我想要写一些东西,记录、总结一下这个节点我的所思所想。

Starkwang 发表于 2025-3-27 20:18:25

这三年我在腾讯都做了些什么?
17年刚刚毕业入职的时候,我在 QQ 的 Web 团队(AlloyTeam),当时主要就是负责手机QQ、PC QQ里面的一些 Web 承载的页面,面对的场景都是最经典的 hybrid 开发,这块说实话在当时已经趋于完善,对我而言主要就是学到了每天数亿级访问量的页面,是怎么做开发、测试、发布、监控等等(虽然当时内部的基础设施现在看来很落后,但这一套老系统还真的挺完善的)。

Starkwang 发表于 2025-3-27 20:18:43

后来17年底部门拆分,我所在的小组被拆去了互动视频产品部,这是一个主要做 Now 直播、花样直播、QQ 群视频的部门。当时我的小组一共 9 个人,里面一大半都是近两年毕业的“新人”;业务上,大部分也都是新项目,所以当时可以有大量的机会去尝试前端的新技术,语法特性、框架、浏览器、基建设施,都可以用换成最新的技术栈。这也是我在腾讯“画网页”画得最爽的时候,积累了很多对于前端框架的比较深入的知识。

Starkwang 发表于 2025-3-27 20:19:00

在这个期间,业余时间很闲,就开始为 Node.js 社区做一些共享,在 18 年初的时候,也被提名成为了 Node.js Core Collaborator。(不过说起来有些惭愧,工作越来越忙,已经很久没有给 Node 社区贡献了)

CI1VL">后来18年的上半年,越来越觉得自己作为一线的“码工”,光是技术上的优化很难对业务产生真正的影响力(毕竟没有谁会因为你的页面体验好,就进来看你家的直播吧?)。所以当时也陷入了迷茫,感觉自己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却无法兑现成现实的东西,拳头都打在空气上的感觉。

Starkwang 发表于 2025-3-27 20:19:19

于是 18 年夏天的时候,在一位前同事的安利下,我决定转岗去了腾讯云,也就是现在我所在的云开发 CloudBase团队(当时还只有「小程序·云开发」这一个产品)。

正式转岗、搬工位的那天下午,正好是 9 月 30 号,也就是腾讯著名的「930 变革」,公司内发了正式的全体邮件,把几乎所有的 toB 业务都划分到了新的 CSIG,而我正是在办公室绵绵不绝的议论声中,收拾东西搬到了腾讯大厦,那个兵荒马乱的下午还真有一种天选之子的感觉(逃)。

Starkwang 发表于 2025-3-27 20:19:39

到了腾讯云之后,我觉得工作的内容让我愉快了很多很多,因为本身负责的就是面向广大开发者的技术产品,所以我能接触、设计、主导大量硬核的技术需求,而不是简单地画画网页,比如:

设计、开发、维护亿级调用量的 Node.js 服务;
设计几十万开发者都在用的数据库 SDK;
解决 Node.js 一些底层内核问题;
修社区开源项目的 bug;
尝试对业界流行的框架做适配和兼容
……
几乎每一件事情都让我感到兴奋,也可以让我有地方施展拳脚。

Starkwang 发表于 2025-3-27 20:20:06

后来 19 年的时候,因为团队一时人手不足,有时候我也会充当售前架构师的角色,全国到处飞,去见我们真正的客户,这期间也对国内云计算整个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以在云开发团队的这两年,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两年,无论技术上还是业务上(哈哈我即使说了这句话 leader 也不会给我发红包的,如果看到了请微信转账谢谢)。

Starkwang 发表于 2025-3-27 20:20:27

程序员的职业价值和发展
首先我想探讨一下程序员或多或少都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程序员的价值在哪里体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程序员的几种身份开始说起,我觉得程序员起码会有四种身份:

首先程序员是有「执行者」这个身份的,这个身份本质上和工地、流水线上的工人并没有太大区别,硬要说有,可能也只是工作内容、专业程度的不同而已。这是最廉价的一层身份,对于公司而言,你只是一个可拔插的生产机器而已,明天换成别人其实也差不多。

Starkwang 发表于 2025-3-27 20:20:44

然后就是「设计者」这个身份,和上面的区别在于,设计者能对涉及的技术项目产生影响,决定项目的各种选型,而执行者不行。这里的设计可能并不是指产品、业务上的,而是技术上,比如你的公司想要做一个新的应用、新的服务,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栈确保业务顺利的运行、增长,就是一个很考验经验的任务了。(对于很多非技术驱动的业务,例如 toC 产品,程序员的天花板很可能就是这里了)

Starkwang 发表于 2025-3-27 20:21:05

再然后就是「推动者」,和上面的区别在于,推动者可以对业务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可以影响业务的决策,而设计者不行,比如业务本身就是一款技术产品(例如云计算业务、微信小程序),或者业务本身就依赖于技术上的竞争优势(比如各大公司的推荐算法团队)。这也是我当时转岗到腾讯云的原因之一,我希望能靠我的学识、能力,去真正推动一款产品的发展,而不仅仅当一个执行者或者设计者。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入职腾讯三周年的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