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升
发表于 2025-2-26 00:08:42
当初就以这种“贴牌店”的方式快速占领市场,当然还有后来的天猫小店和京东便利店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以贴牌店的模式去拓展市场,在选址上就大大缩短了很多时间,而且直接省了装修的过程,这样虽然简陋些,但不影响导流。
而麻辣烫的品类也非常适合这个模式,因为不管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商城里,到处都有麻辣烫店的身影。根据当时的大概统计,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这四个城市在册的麻辣烫店共有一万四千多家,按照1%的加盟转化率都有140多家了。
林业升
发表于 2025-2-26 00:11:59
当然这都是纸上谈兵,所以想了个大概后,就先行动起来,后面慢慢的逐步思考完善。
林业升
发表于 2025-2-26 00:12:17
随后便立刻动身先开启了第一家奠基店,先梳理门店的管理流程,以及整个开店的流程,用于接下来的开店手册SOP的制定。
至于怎么学做麻辣烫的,怎么调配汤底这些,当时是在装修的期间我带着老婆一起去报名课程学习的,付费学习是最快最有效的。以及去异地城市找当地经营得比较好的麻辣烫店,再进行付费学习人家的门店运营流程。
林业升
发表于 2025-2-26 00:12:37
在开业后的3个月里,每天就蹲店里完善各种流程,接着去拜访各种麻辣烫店与之交流,晚上就在家里思考完善整个BP(商业计划书),为接下来融资做准备。
BP完成后,当时为了更好的跟投资人谈,我随后先找了30个麻辣烫店的电话,直接电话邀约拉加盟,先试试反馈,然后全程录音保存,后面可以给投资人听。当时打30个电话,直接答应加盟的有6家,转化率比我想象的高,因为这还只是电话邀约,如果是线下拜访交谈,那么转化率会更高的。
林业升
发表于 2025-2-26 00:12:55
我BP的大概计划和模式是这样的:(具体数据就不放了,不是不愿分享,而是太长篇大论)
麻辣烫很多都是夫妻小店经营,有些经营的不错,但也很多经营得不好的,特别是有些地段非常好的店也做得不太好。
我以免费加盟,线上外卖和口碑的统一运营,线下会进行相关的经营辅助。
只需要缴纳1w的合作保证金就可以,合同解约随时可退。
这里的吸引点是,我们上饿了么平台可以做到只需10%的抽佣,而普通小店他们上外卖平台的抽佣是18~23%(18~19年时,现在不清楚),所以我们可以收5%的抽佣,总共15%也比自己上平台便宜,再加上我们公司统一专业外卖运营,且线上运营这是我们的强项(在实战过程,门店也都平均做到区域的前5),所以夫妻店加入我们品牌,不但不用钱,还可以降低费用,提高营收。
前期的盈利点是5%的抽佣,底料和物料供货的差价。
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市场的拓展加盟可以做到无需成本。没错,就是先利用1w的保证金。我们在每个区域招聘城市合伙人(业务),前三个月底薪5K+提成,一个门店1K的提成。当区域门店拓展到达上限后,将转为区域门店的维护和运营,以门店营业额进行提成分佣。
当时整个流程和BP梳理完也到了年底,随后19年继续在龙岗开设公司总部,以及三个直营店。
林业升
发表于 2025-2-26 00:14:21
同时也把开了差不多五年的A6换成了心心念念的新X5。
林业升
发表于 2025-2-26 00:14:38
到了19年底,市场数据和财务评估都很好,一切正春风得意,拓店速度就直接加快,相续的在各地开设分公司以及奠基店(样板店)。
当时还一直幻想着再过一年,就可以给自己买一套别墅,送给30岁的自己,然后每天可以悠哉的在小院里喝喝茶,种种绿植。
正当我在幻想着一切美好的憧憬时,上天给了我狠狠的一巴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暴,席卷了整个线下行业。后来不但把自己的身家全部搭进去,反倒还负债累累。
林业升
发表于 2025-2-26 00:15:31
到现在还有一个觉得特别可惜的是,那时花了20多万设计的一套新VI,还未面世就拜拜了,借着今天的分享发出来,也算是有面世了。
林业升
发表于 2025-2-26 00:16:27
感谢你阅读到此,如果可以点个赞,是对我在知乎上分享最大的鼓励,感谢。
林业升
发表于 2025-2-26 00:16:50
写到这里,回想去年疫情的时候,以及过去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的财富和事业,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都没了。
内心里虽然有无奈和心酸,但现在更多的是庆幸,庆幸现在活得比过去轻松坦然,庆幸通过这一次,让自己不再害怕失败。
过去总是害怕失败,因为作为一个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的人,自我打从创业开始,就控制自己不看电视剧,不玩游戏,不进行娱乐消遣等等这些,过去的那些年一直都很努力,不敢怠慢,这一切都是源于内心对失败的恐惧,让自己活得特别累。
过去总是在为了事业为了赚钱而丢了生活,可是我们赚钱到最后为的不就是更好的生活吗,赚得再多钱,生活却过得很压抑,这又有何用呢。所以开心的生活是第一,就如网易丁磊说“赚钱只是生活顺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