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招聘面试经历(去年已上岸,面试分 93.33)
我参加过三次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可以说是饱经沙场,身经百战了第一次是 2018 年,人在北京,准备了 15 天,因为不了解省情,用的还是山香教育的通用书,最终教综 62,专业 66,总分 128。之于面试,当年还是提前公布 4 个课题,我写了四篇稿子,现场抽到了一篇不太熟悉的篇目,于是拿着稿子念完了,最终得分 82.03 分,因为低于小组平均分而落败。
第二次是 2019 年,人在江西,此时的我已经在南昌的一所重点中学任教,但是编制依然得考,所以我这次认真准备了一年,也钻研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准备笔试的方法(具体方法可加我微信咨询),笔试完,我便知道分数一定不会差,果不其然,我考了 92 分,如果不是一道题写错了,则是 97 分。笔试成绩遥遥领先,位列男岗第一,全岗第三。为了不辜负笔试大捷,同时,也吸取了上次面试失败的教训,我开始着重训练自己面试的表现力,和学校其他入围的同事一道,在临近面试的一个月里,每天晚上练习到 10 点,不停地写稿,不停地说课,直到拿到一篇课文便能在 30 分钟内写好说课稿,直到将精心准备的说课稿背得滚瓜烂熟,直到练习时,全程脱稿,游刃有余。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过程,走了许许多多的弯路,也有幸得到了此前不曾拥有的帮助。与第一次比较起来,这一次主要有以下几大改变。 第一,我用对了笔试教材,回到江西,才知道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用的是江西高校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这是指定教材,而且高校教育出版社是专门做江西市场的,与中公、华图、山香等面向全国的教材截然不同,后者宽泛而缺乏针对性。
第二,我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背诵教综的方法。因为是在职考编,每天的工作已经足够繁重,根本挤不出多少时间来准备,也是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才迫使我找到这种方法的。所以当我笔试考出了 92 分时,很多同事都感到惊讶,他们说“平时也不见你背书啊,怎么考得比高这么多”,是的,几乎看不到我背书,因为使用我的准备方法,每天只要花 1 个小时,坚持 3 个月,就可以将教综书倒背如流,而这 1 小时,我又将其分配在起床后和睡觉前,这样一来,当然就给人一种毫无准备的感觉了。 第三,我融入了一个共同奋斗的群体,有一群相互帮助的小伙伴。他们在准备面试时给我的帮助是巨大的,18 年正是因为闭门造车才导致我全程念稿,毫无表现力和竞争力的; 而有了一群小伙伴后,我们互相听课,互相指正,互相分享练习心得和注意事项,然后共同成长。 第四,我在面试前报了某机构的面试培训班,7 天 6 晚的,当年学费是 5500,因为我是笔试状元,所以减去了 500。但我想说的是,这是我做的最后悔的一个决定,因为从那里回来后,让我感觉真正有用的东西在第一天的上午便讲完了,此后的 6 天半都是在磨时间,说成是浪费生命也不为过。它跟我原本设想的培训完全不一样,说是面试培训,但它根本不教你如何写说课稿,如何分析课文,如何评价说课稿的好坏,如何设计导入,如何设计初读问题和精读问题,甚至连模板都不教,而是让你在一堆良莠不齐的模板中任选,而这些模板一看就是从网上胡乱搜集过来的,如此低质量的培训真是让我瞠目结舌。但好在写说课稿本就是我的强项,因此,我便利用一个上午的时间,从这里学习了一套完整的实战流程,即从敲门登台到鞠躬离场的整个说课过程,之后,我便不断强化这套流程并加上了自己的改造。与上一次准备面试的草率比起来,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最终我面试得分是 88.86 分,男岗第一,全岗第二,综合笔试成绩,最终成绩男岗第一,全岗第二。但因为一些原因,我没有选岗,于是就有了 2020 年的第三次考编。 因为有了第二次的成功经验,这一次几乎是重复上一次的备考过程。当然,因为是重复,所以实际准备过程更轻松,耗时更短,也更加漫不经心。因此笔试较上一年发生了退步,只考了 82 分,笔试男岗第三,但面试成绩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成绩 93.33,全岗第一。 由于有了去年的面试经验,这一次,我不报班,不封闭,心无旁鹜,和同事一起,专注写稿练稿,将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的大部分课文都写了一遍,比之去年,准备得更为充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