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工作3年的真实体验
坐标一线城市郊区某国有银行员工。二本,女,没有关系。由于是二本进去的,进行以后就从基础现金桂圆做起,我当时也觉得我可能会一直做一个小桂圆直到退休。学习柜台的时候就跟在师父后面看,刚入行心里有点害怕抵触的,毕竟新环境融入需要一个过程。好在当时的后台是一个和我妈妈年纪相仿的人,性格非常温柔,我的师父也很负责,教我背代码(代码真的能提高办业务的速度),给我讲解业务。由于我下班会主动留下来扫地,给师父倒水,嘴巴也比较甜很快就融入了高柜的环境里。晚上回家我会背代码,理清业务顺序,大概一个月左右就个人独立上柜了,我是急性子,好处在于我办业务速度很快,柜台老员工感觉我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对我比较满意,坏处在于容易和客户发生小冲突,经常需要后台老师来给我圆场哈哈哈。而且我几乎上柜不怎么会暂停去厕所,所以高柜的老员工对我还是很满意的(来了个给他们分担工作的人)。因为我们网点比较大,柜台也比较多,入行一年半我几乎一直在柜台上,我曾经也一度以为我会在这个小窗口一直安逸的工作下去。银行每年现金桂圆会有要求轮岗,由于网点太大无法消化内部轮岗,我工作的第二年就被代谢出去了,去了一个小网点。小网点通常只需要一个柜台,所以过去以后我就半天柜台半天大堂的工作,慢慢学习了一些柜台以外的知识,小网点的氛围模式是每天报业绩,领导根据业绩发奖金,并且会贴出来每个人的数据,也是那时候我发现原来营销才能在银行立足,基础的柜台拿的一直是网点最少的。正逢那时候碰上了etc,扫街,拉人成了我们的日常工作。7.8月份的天气,我跟着客户经理去了菜场,停车场,洗车店,加油站,几乎所有车子多的地方都去了个遍。每天发朋友圈,拉同学办,叫上爸妈一起宣传。银行的工作可能就是不停的再用脸皮工作,用脸皮赚钱。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了小网点etc业绩第二好的人。小网点和大网点是不一样的,大网点客户会主动上门,而小网点需要不断的联系不断的主动去询问。每个到店客户我都要去问问他etc,甚至柜台的客户也不放过。这样轮岗的三个月让我更加不想在柜台上。 回自己网点后我主动和营运行长要求我想空闲时候出来站大堂,想多学习东西,年轻人主动提要求加上我etc的业绩,营运主管答应了我这样的要求。就这样,柜台只要人少我就主动关了柜台去站大堂,当时柜台的姐姐可能存有私心,一度想阻拦我去大堂,但是我太明白在银行想要发展,必须踏出柜台。 刚开始去大堂融入真的又是一大难事,虽然说都在一个网点,但是不同的岗位终究有抱团,会有“排挤”但是一定要学会调整心态去接受,去迎合,去改变别人的印象。 我经常会感叹,人的发展真的可能要靠一些机遇,去年过年疫情袭来,本来过年应该是柜台最忙的时候,但是因为疫情,柜台人手充足,闲的时候我可以一天不上柜站在大堂里。(如果要说工作,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很努力的人)我每天都拼命做业绩,大大小小的各种产品,信用卡,分期,各种小产品我都很努力去做,我很快成了大堂业绩最好的人,领导也看到了我的努力,疫情一直延续了一年,这一年我几乎能不去上柜就不上柜,能站在大堂就站在大堂,我成了网点小业绩的保证。一个疫情基本把我彻底代谢出了柜台,我就从现金桂圆转换成了一名大堂营销人员。(如果有人对这个感兴趣后面可以再详细谈一谈)正巧后来我们大堂经理去做了客户经理我就顺理成章变成了大堂经理。这个过程又用了一年的时间。补充一下,在这一年里我拿到了总行(全国级别吧)的一个个人优秀,去参加了行里的竞聘(资历不够被刷,但是我也是纯粹为了去刷存在感的) 今年一季度后,换了新的负责人,因为在行里刷过一些存在感,加上负责人很欣赏死命干活的人(我这种),很快他就提拔了我,破例让我做了产品经理,算是比较年轻被提拔上来的。 这就是我接近三年的银行工作经历。人生总在你最想退缩和疲惫的时候给你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现代的社会很多人说没有关系没有学历没有能力很难混出头,的确是这样。看着那些年轻有为的行长和客户经理,我也会感慨生活的不易。但是不论如何,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去努力,努力或许有机会,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机会。 生活还在继续,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离开高压高强的工作,我也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有更远更好的发展。
我也经历过不公,经历过职场的黑暗,三年不到的工作能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情商。
我们要始终坚持自我努力,坚持自我发展,每天学着元气满满。 银行校招经验分享,桂圆岗位
银行网申最主要就是你的基本信息,户口生源地还有校内校外经历。岗位大致有4类吧,桂圆服务类,营销客户类,管培,it。对于和我类似学历背景想去银行工作的小可爱们,我的经验告诉我, 1.国有5大行尽量直接投桂圆岗(当然这个岗位又累又惨),因为银行的营销客户经理类,it类基本学历都是研究生,而且需要你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毕竟没有金刚钻所以不拦瓷器活!!如果你投了其他岗位又有幸通过了笔试,那你极大可能会被调剂回桂圆,并且你的面试对手将十分可怕!动不动海归名校生,各个实习经验丰富吓人!切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