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博士,从华为到deepseek在到字节
转眼距离博士毕业已经六个月了,过去的一年时光可谓心路坎坷,时常陷于纠结犹豫之中,前一阵还收到邀请分享就业心得。因为行程安排没有能参加,趁着今天放假,就直接记录一段这段时间的心情和事情,记录的内容里,我的选择有对有错,以后或许翻出来看看会有益处。我是2024年7月毕业的博士,找工作是从2023年农历新年之后开始的,我一般只和主动联系上来的公司聊,最开始联系到的,是华为计算产品线的计算研究部昇腾和鲲鹏lab,随后联系的有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幻方AI(年底改名为deepseek)。此外就是当时在字节实习,leader和我提起可以有转正offer,所以当时有四个去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幻方AI都开出了带具体职级和金额的offer,字节给出了没有金额和职级的口头offer,不过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争取去华为,想做国产芯片,所以已经开出来的三个offer全都搁置了。 不巧的是2023年9月开始出国交换,一直没有参与应届生找工作的各种活动,华为的线下交流会也没有参加,华为计算研究部的offer一直没有推进,眼看同学的offer都已经敲定,我想去的地方还没有给我明确消息,而我也没有主动投递其他任何公司,对于邮箱里大量的猎头信息也都没有回复,于是有点慌了,开始了紧急弥补,给邮箱里各色猎头和hr回邮件 一下子给自己排了几十场面试,包括有华为的全球服务部,2012,海思,终端,还有互联网百度,阿里,腾讯,高校也投递了上交和人大。当时每天的日程就是白天去学校,下午四点多坐公交回公寓开始面试,面试完再做饭,西雅图冬季多雨,无数个雨夜,平均一天两场的面试,讲烂的稿子,就是那段生活最多的记忆。 好在高强度的面试很快有收效,华为全球服务部率先开出了天才少年A,这个offer一度是手上最高的,不过短暂犹豫后我还是拒绝了,只想用这个offer催动一下计算研究部的offer,不过拒offer时候,猎头的一句话还是在我心里种下了一些嫌隙的种子,他告诉我计算研究部因为在等另一位候选人,没有推进我的offer,虽然事后我多次验证这个事情,都得到否定的回答,但是还是不那么高兴。 随着华为全球服务部这个offer出来,其他家的也立刻跟进,腾讯大咖offer很快下来,2012中研,海思,终端很快推进总裁面。这些信息反馈给计算研究部之后,终于有了推进并给了offer,也是拿到了天才少年A。12月底也直接签了offer,基本确定就去这里了,1月回国后,很快地把三方也邮寄给华为,一切看似尘埃落定了。 至于其他的offer,腾讯的直接拒掉; 海思的和廖博聊不来,直接退群; 2012中研给了天才少年A; 百度hr说跟不上其他家offer,直接放弃; 阿里不了了之,七八场面试后就没人再找我了; 字节开出了高职级低薪水的offer,也没啥竞争力; 上交没有任何反馈; 人大给出了讲师offer。正好也临近回国,打算回国过年后一一拒掉。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春节期间,字节突然打来电话,我多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可以直接去北美入职,另一个是在中国入职涨薪,并且薪水直接超过了我其他所有offer,一下子成为了最具竞争力的offer,另一边deepseek也不断保温offer,于是难题来临,华为,字节,deepseek怎么选呢。 三者之间的纠结困扰我很久,我试图向身边的“过来人”寻求建议,导师,师兄,同学,都给出了各自的想法,一致导向华为,对于字节的看法是,去了美国的话,tiktok是大隐患,留在中国的话,距离美国leader太远,不利于晋升,毕竟跨海交流,总比不上面对面。对于deepseek,一致表示没听过。既然身边人没什么好的建议,我打算亲身进三家再感受一次,先从deepseek开始,然后再去华为实习,字节实习过,所以算是有所了解,可以先不去。 024年4月,在和deepseek梁老板视频聊了一次后,我拿了实习offer,彼时的deepseek还在互联网金融中心,只占了一个办公室,算法,人事,工程的人全在一个屋子里,办公室里有零食区,休息区,中午就餐是外包的餐线送到公司,晚上是80元额度的外卖,有下午茶,吃的水果比较精致,看起来像是组内的小姐姐亲自切的果切,每个月有生日会,会举办一个小party。工作上,没有什么事情安排给我,我基本上就是自己写毕业论文,看看paper,研究一下hopper gemm怎么写,我之前关于hopper gemm的文章就是在这个期间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