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护士到公务员,我是如何转行成功的
本帖最后由 沉默的柏 于 2025-3-3 16:31 编辑回想起我的大学生活,用两个字概括就是——焦虑,焦虑得整宿整宿睡不着。整个大学四年,我脑子里想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该怎么做才能跳出护理这个行业?”为此我尝试过转专业,放弃省妇幼保健院的工作去做CRC ,最后通过考公成为一名戒毒警察。
我觉得应该有非常多护理在读生和我一样,既不想去临床工作,又不知道自己能干嘛,想转行却不知道从何转起。所以在隐暂社区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经历,希望能帮到和曾经的我一样迷茫的你。
我的高考分数比一本线高20+。父母一直想让我学医,因为他们觉得医生社会地位又高又能赚钱,还很稳定。然而,当时网上铺天盖地的医闹新闻让我非常害怕,而且我本身对医学并不感兴趣。但在父母的强烈施压下我还是填报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结果被调剂到了护理学。当看到录取结果时我有点懵了——护理学是什么?在医院打针发药的护士吗?我从不觉得这个工作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妈妈也很着急:“护理?护士?当护士能有什么前途?要不我们复读吧?”爸爸觉得,既然录取了,就去读吧,一本院校的护理肯定不会是普通的护士,以后不喜欢这个专业也可以转专业。于是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我去学校报了到。——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决定让我在大学的四年里几乎每天都活在焦虑之中。 在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我很快就发现事实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们用和医学生一样的课本上课,学的内容却是阉割版,老师每次讲得稍微深一点就会很快打住:“这些不要求你们掌握,学临床的才要。”实操课第一堂课的内容居然是:铺床!我至今还记得,一群高校学生,在教室里研究铺床的每一个细节——这个场景让我觉得有些诡异,有些可笑,同时也让我的心里觉得有些闷闷的,堵堵的。我不禁开始自我怀疑:自己寒窗十几年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去做这种连小学文凭都可以胜任的工作吗?难道是为了给别人做服务员吗?我感受到有些屈辱。 同时,在临床实习中,离开了象牙塔我才发现,现实中的护理工作中,每天大量的工作内容,让我们根本无暇顾及在学校里学到的心理护理、护理诊断的知识,只是在机械地执行医嘱。记忆最深刻的,是在急诊的一个带教老师,50岁了,还在上一个星期两套的夜班,每次看着他出夜班后惨白的脸,我都仿佛看到了以后的自己。临床上不完的夜班和护理部严格的管控让我恐惧,带教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一定要趁早转行。”在实习过程结束后,我的脑海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转行!尽快转行!如果继续在这个行业呆下去,我一定会抑郁! 于是在深深的焦虑中,我开启了漫长的转行之路。 大学的第一年我就准备转专业,当时学校的规定是必须要拿到班级前20%的成绩才能获得转专业的资格,获得资格的人需要进行一场统一的英语考试,根据排名确定最终的转专业名额。通过一年的努力学习,我的成绩达到了前20%,但是最终我并没有通过考试。 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我们学校虽然要向综合性的大学发展,但其本质还是一个专科性的大学,当时可供转专业的专业的数量和相应的名额也很少,名额最多的是中医学,有40多个名额,而其他的专业,例如心理学,大多数只有1个或2个名额。而我本身对中医学并不非常的感兴趣,觉得中医学的学习非常的枯燥,所以也造成我转专业的动力不足。 其次在大一的下学期,我没有及时向辅导员询问我的成绩排名,所以导致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复习英语考试。所以,想要通过转专业跳出护理行业的同学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好是能向已经转专业成功的学长学姐们多取取经。 后来通过网络,我知道了CRC(临床协调员)这个工作。这个工作的大概内容就是药物公司会研发出一些新的药物,在这个药物上市之前,需要在医院做临床试验。CRC就是在这个药物实验的过程中,协助研究者去做这个临床试验。我刚开始知道这个工作的时候,身边并没有做这个工作的人,同学们也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工作,所以我只能从网上去了解相关的信息,也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去做这个工作。 在大四上学期,我们开始了秋招,同学们都纷纷开始向医院投起了简历,我也随大流向医院求职。后来我通过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offer,其实当时我是想要拿这个offer做一个保底,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拒绝去临床工作。但是到了签合同的时候医院方面告知我们合同里包含了20,000的违约金,如果我们毕业了没有去这个医院上班,我就需要支付这20,000的违约金。最终我放弃了去省妇幼保健院上班的机会,开始疯狂地在网络上投简历。